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

新生兒的視力

作者: bear 時間: 9/13/2010
雖然人類的眼睛在呱呱落地時,已有成年人之七成大小,但視覺機能的發育,卻仍須假以時日,方可達到正常成年人之標準。原來,視力跟腦力一樣,也是需要學習,才能有成就的。而眼球的黃斑部(中心凹)是負責視力感覺的錐細胞密度最集中之處,一般黃斑部約在出生後兩、三個月內發育完成。此時嬰兒開始會注眼前的東西,物體影落在網膜上,經視神經進入腦部,最後到達枕葉的視覺中樞。在學習階段,各種不同的線條圖形會被儲存起來,以備日後按圖循線地索認。

這個時期-約在六個月至三、四歲左右-就是視力發育最重要的黃金期。如果在此期間,由於某些因素,例如:遮閉、斜視、兩眼不等視或其他緣故,使得視力發育受到阻礙,就會產生弱視。

普通來說,六個月大的嬰兒約有0.1的視力,一歲則有0.2,兩歲0.4,到三歲就應有0.6以上,但因幼兒不太會比視力,又無法表達,如果有弱視的情形,也常被忽視。而重要的是,像遮閉性羽視,斜視性羽視和嚴重的不等視或其他屈光性弱視等,必須在五、六歲之前治療才會有效。所以說,在四歲左右的所謂關鍵期,一定要能及早發現幼兒的弱視問題。

從出生開始,幼兒就是寶寶與外界接觸的重要通道,但是,他能看到什麼?能看多遠?有立體感嗎?瞭解寶寶視覺發展的特性,您將可以幫助他發展好眼力。

【出生~2個月】
發展
.可看到光線及簡單形象。
.眼前20公分之外是模糊的。
.注意會動的東西。

促進
.適度調整小床位置,以便孩子對不同方向的光線作反應。
.照料或逗弄孩子時,能顧及左右方向,讓孩子平衡地使用雙眼。
.佈置懸吊玩具,吸引視線。  (Bear版主說: 勿把玩具懸吊在鼻子上方)
.夜間留一盞小燈。

【2個月~4個月】
發展
.開始有「立體感」,當兩眼共視時,有遠近「深度」的感受。
.對看到的東西,開始產生記憶。
.不只注意東西的外緣,還會注意細節。

促進
.讓孩子有機會趴著,轉頭看四周。
.小床邊的玩具要常更換位置,並且應放在視線範圍內,讓孩子能摸得到。
.提供安全的鏡子讓孩子與鏡中人溝通。

【4個月~6個月】
發展
.眼睛看到東西,大腦就能指揮手去抓取。
.可控制自己的眼睛,眼光不再游移不定。

促進
.小床上懸掛可抓拉的玩具。
.把孩子抱到不同的房間,讓孩子看看大家在做什麼。

【 6個月~8個月】
發展
.兩眼能同時對準焦點。
.能調整自己的姿勢,以便看清楚想看的東西。

促進
.玩捉迷藏,測試孩子的視覺和注意力。
.玩滾球活動,練習用眼睛追逐。
.提供玩具、布偶等,讓孩子能注意精細的部份。

【8個月~14個月】
發展
.學習以兩眼判斷距離。
.眼手協調較順利。

促進
.利用圖畫書教孩子認東西,並對周邊事物產生聯想。
.和孩子說話時,指出周圍東西的名稱(如:奶瓶),或告訴孩子正做什麼
 (如:媽媽洗杯子)。
.嘗試握一些小東西,如蠟筆。

【14個月~2歲】
發展
.有深度知覺,能夠區別遠處和近處的東西。
.視線跟得上快速移動的東西,並看得清楚。

促進
.玩「找線索、猜猜看」這類較具挑戰性的遊戲。
.帶孩子看窗外、街上的景物。

【2歲~3歲】
發展
.視覺比較敏銳,喜歡觀察。
.藉由眼睛導引手嘗試接觸新事物,眼手協調練習更上一層樓。

促進
.翻看圖畫書。
.以多樣化的玩具,如積木、拚圖、黏土、敲打玩具來增進眼手協調。

【3歲~4歲】
發展
.喜歡翻閱圖畫書。
.能學習辨認圖案方向,是作視力檢查的好時機。

促進
.強調正確的姿勢、光線與閱讀習慣。
.玩走迷宮、配對遊戲。
.練習看視力表找缺口。

【4歲~6歲】
發展
.視線會被動作吸引,喜歡近距離看電視,感覺和螢光幕上動作融成一片。
.能夠集中注意約15~20分鐘。
.由於視覺發展的進步,不論伸手或抓放東西的動作也更直接、準確。

促進
.把握好動年齡,多做其他活動,減少看電視時間。
.多做視覺與大肌肉兼用的活動,如:攀爬、玩球、騎腳踏車。
.不要太早認字、寫字,以免損傷視力。
 
※ 轉摘自網路文章 ※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歡迎發表

 

雲淡風輕 Copyright © 2009 Baby Shop is Designed by Be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