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體內的鐵儲存量和媽媽懷孕時的鐵攝取量有關,前4到6個月的嬰兒本身儲存的鐵足以供應此階段的生長所需,因此在前四到六個月純母乳哺育並不會引起寶寶發生缺鐵性貧血,然而隨著寶寶生長需求增加,六個月左右嬰兒本身的鐵存量也因漸漸消耗而不足,開始需要額外補充鐵。母乳中的其他物質如維他命C、乳糖等等都能讓鐵質的吸收更有效率,配方奶的鐵質吸收效率僅為母奶的五分之一,為了達到足夠的吸收,配方奶需要提高本身的鐵濃度,然而過多無法吸收的鐵可能引起寶寶便秘或腹瀉。不管是母奶寶寶或配方奶寶寶,6個月大時都要開始添加富含鐵質的副食品。鐵主要存在於紅色的肉類,芝麻、紫菜、紅豆、蠶豆、豬肝、牡蠣、魚類、乾果也是鐵的來源,市面的嬰兒米麥粉也有添加鐵。
如果嬰兒本身有一些特殊狀況,如母親懷孕時嚴重貧血者,早產兒,或者出生後有失血造成本身的鐵存量可能不足者,鐵的補充就需要提早。
※ 轉摘國民健康局 ※
0 意見:
張貼留言
歡迎發表